李家超發表2024年施政報告:齊改革同發展 惠民生建未來
- admin907547
- 2024年12月24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新華社香港10月16日電(黃茜恬、奚天麒)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16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2024年施政報告。這份題為“齊改革同發展 惠民生建未來”的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措施,旨在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改善民生,提高市民生活品質。
這是李家超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也是香港完成基本法第23條本地立法後的首份施政報告。李家超說,特區政府將繼續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為國家強國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金融、航運和貿易是香港固有的優勢產業。李家超說,特區政府除了做大做強現有業務外,還會培育新增長點。在金融方面,特區政府將持續優化互聯互通機制,進一步優化證券市場,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在航運方面,特區政府將大力發展高增值海運和專業業務,建立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在貿易方面,特區政府將構建高增值供應鏈服務中心並促進烈酒貿易。
施政報告提出,香港會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在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建設方面,香港會完善新型工業發展策略和體制建設,將制訂香港新型工業中長期發展方案,推動成立“香港新型工業發展聯盟”。
為把香港打造成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施政報告公佈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強化措施,包括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打造“留學香港”品牌吸引更多境外學生來港升學、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加快把香港建設成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助力國際高端人才彙聚。
“改革”和“求變”是這份施政報告的關鍵字。李家超16日下午在記者會上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時表示,改革不容易,要有過程,相信香港人的智慧及能力可以實現,而政府的職責就是指明方向,集中大家的力量。
在推進北部都會區建設方面,施政報告提出,特區政府將試行“片區開發”模式,加快北部都會區建設,選擇具備規模和商業價值且能夠提供公共設施的地塊成為片區,綜合開發,使片區提速落成,設計更為協調。
施政報告還在造地建屋、醫療衛生等民生範疇提出多項新措施,致力讓市民安居樂業、生活更美滿。在房屋方面,李家超說,香港將增加公營房屋供應。同時,特區政府將以立法方式制訂住宅樓宇分間單位的出租制度,解決“劏房”問題。
李家超表示:“我有信心,在我們改革創新、共同努力下,社會的經濟會發展得更蓬勃,市民會生活得更豐盛,香港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
内容包括:

公務數字轉型
27. 「數字政策辦公室」會全力鞏固政府及公營機構信息系統的根基,並牽頭利用本地開發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文書輔助應用程式,在政府部門試行後推行。今年內推出約20項數字政府及智慧城市方案,包括運用區塊鏈技術發出指定公務員考試電子證書及消防處牌照、利用人工智慧處理市民查詢等。
深化「互聯互通」豐富離岸人民幣業務
34. 我們會持續優化「互聯互通」機制,強化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助力人民幣國際化。主要措施包括持續提升基礎建設,升級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以便利國際投資者以不同幣種結算各類資產;提升固定收益市場的基建,例如為人民幣計價的回購交易建立中央清算系統,使在港發行的國債於離岸市場成為更受歡迎的抵押品;及繼續研究優化「跨境理財通」。
35. 我們也致力增加離岸人民幣流動性,善用特區與國家的貨幣互換協議,讓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更好支持香港經貿發展;提升香港人民幣即時支付清算系統夜間跨境服務能力,便利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全球結算;探討提供更多元化的離岸人民幣融資管道。
發展智慧港口 組織國際推廣
54. 政府會在明年完成構建港口智慧系統,具貨物追蹤、即時運輸信息、電子信息及檔存取、港口數據分析等功能,促進航運、港口及物流業持份者信息互聯互通。
構建高增值供應鏈服務中心
60. 香港擁有豐富離岸貿易和供應鏈管理的優質人才和網路,包括生產鏈管理、出口信用風險管理、貿易融資、行銷、檢測認證、會計等專業服務。我們會加強高增值供應鏈服務:
(i)構建高增值供應鏈服務機制——投資推廣署與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會建立機制,加強對接,吸引內地企業到香港建立國際或區域總部,並為在港企業提供一站式多元專業諮詢服務,協助它們「走出去」;
(ii)加大保障企業出口——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信保局)的法定最高彌償百分率會由90%提升至95%,並提供更多、覆蓋地區更廣的免費買家信用調查服務。信保局亦會擴大對電商的融資支援;
(iii)健全出口信用服務——推動中國信保落戶香港發展,提供海外投資及較長投資年期的出口信用保險服務,為在港內地企業「出海」和外資進入內地時,提供更完善出口信用服務;
(iv)推動貿易融資電子化——金管局正透過「Ensemble」專案沙箱試驗電子提單代幣化,善用科技降低欺詐風險,協助金融機構批出貿易相關融資。金管局會和其他地區以試驗形式,制訂傳輸相關貿易數據的機制,促進跨境數據流程動和國際貿易數碼化;亦會透過「穩定幣發行人沙箱」,讓潛在發行人測試不同區塊鏈應用場景,包括跨境支付解決方案;及
(v)利用數據提升金融服務——金管局「商業數據通」預計明年與土地註冊處系統連接,協助銀行善用數據優化服務。
95. 政府會全方位提升香港臨床試驗能力及推動創新生物醫藥成果轉化,包括:
(i)港深共同建設「大灣區臨床試驗協作平臺」,拓展研發網路加快臨床試驗;
(ii)成立「真實世界研究及應用中心」,推動港深合作結合「港澳藥械通」數據,加快新藥在香港、內地和國外審批上市;及
(iii)支持在香港進行先進生物醫藥技術研發、臨床試驗及應用,吸引全球頂尖創新企業和研發機構落戶香港。
(四)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96. 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制度是新質生產力的重點之一。政府會提速發展數字經濟,包括加快產業數字轉型、加強數字基礎建設、研究促進數據交易生態,並以大灣區作試點探討便利數據跨境流動安排。
加速發展數字貿易
97. 政府會積極推動企業貿易數字化改革,包括爭取參與國際社會就數字經濟發展的討論,並在磋商雙邊貿易協定時,研究加入相關章節,促進數字貿易和跨境電商發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