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數字經濟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主要方向

9月22日-24日,主題為「邁向新征程的中國與世界:復甦與挑戰」的2023外灘金融峰會在上海外灘舉行。

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發表題為《依託自貿試驗區開展數位領域綜合集成改革試驗加快打造數位經濟發展示範區》的演講,他認為數字經濟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主要方向,中美兩國圍繞數字經濟正在開展激烈競爭。


ree

他指出,自貿區作為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試驗區,有條件有責任率先開展綜合集成改革試驗,建設“數位經濟發展示範區”,為我國數位經濟發展“殺出一條血路”。

以下為嘉賓發言原文:

黃奇帆: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很高興來參加今天的會議。 按照會議要求,我就依託自貿試驗區開展數位領域綜合集成改革試驗,加快打造數位經濟發展示範區,談談自己的思考,與大家做一個交流。

數字經濟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主要方向,中美兩國圍繞數字經濟正在開展激烈競爭。 近年來,儘管我國數位經濟發展迅速,但在部分領域與美差距不降反升,亟須以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破解發展難題、激發創新潛力。 而制約當前我國數字經濟加速發展的主要難點如數據確權、交易、跨境流動等問題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旦出險必殃及全域,有必要採取先局部試點、再完善推廣的改革策略。 自貿區作為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試驗區,有條件有責任率先開展綜合集成改革試驗,建設“數位經濟發展示範區”,為我國數位經濟發展“殺出一條血路”。


一、我國正面臨全球數字經濟的激烈競爭與規則博弈

當前,主要大國在數位經濟領域的競爭突出表現在數位技術競爭和數位規則競爭兩個方面。 其中第一梯隊的中美兩國數字競爭尤為激烈,從龍頭企業股票市值、數字領域獨角獸企業數量、底層核心數位技術創新能力、國際數位市場佔有率、全球數位規則制定話語權等多項指標看,近幾年我國與美國數位經濟發展差距非但沒有縮小,反而 正在擴大。 2019年底我國前十大數字企業市值相當於美國前十大數字企業市值的24%,2022年底該比例下降至17%。 2022年美國共有獨角獸企業666家,較疫情前增加463家,我國共有獨角獸企業316家,較疫情前僅增加110家,中美兩國獨角獸企業中大部分都是數字獨角獸。

在數位技術競爭方面,我國在數位底層技術、核心演算法、關鍵軟體等領域與美國還有不小差距。 近期,以chatGPT為代表的美國大模型技術創新大大加速人工智慧發展,我國與之差距至少在兩年以上,且差距呈快速拉大趨勢。 大模型技術將重塑生產消費各類經濟業態,創造大量新的應用場景和生態,若不能及時跟上,我國可能在新一輪數位經濟競爭中處於劣勢和被動。

在數位規則競爭方面,美歐是全球數位治理規則的主要制定者。 美式數位治理強調數據跨境自由流動、數據非本地化存儲、數位服務市場准入等,歐式數位治理強調個人隱私數據保護,目前全球主要發達國家及大量發展中國家已分別加入美國或歐盟的數位流通圈。 我國數位治理尚不能與國際高水平數字規則完全對接,在數據跨境流動、數位服務市場開放、數據當地語系化存儲、公共數據開放、個人隱私數據保護、數位安全等關鍵數位治理議題方面還沒有完全破題。 去年美歐達成《跨大西洋數據隱私框架》,標誌著美歐兩大數位流通圈正在“握手”,可能會對我國實現規則合圍封鎖。 如果我國不能在關鍵數字規則方面形成突破,實現與高水平國際數位規則銜接,有被排擠出全球主要數位市場的風險。


二、建議依託自貿試驗區開展綜合集成改革試驗,加快打造數位經濟發展示範區

圍繞數位經濟、網路強國、數位中國建設,我國數位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績。 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50.2萬億元,佔GDP比重41.5%,名義增長10.3%,已連續11年高於GDP增速; 我國在人工智慧、區塊鏈、雲服務、數位安全等前沿數位技術研發能力上已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在電子商務、金融科技、智慧城市、數字政務、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數位社交等多元豐富場景營造方面也居於全球前列; 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數位技術領先的數位基礎設施,算力總規模位居世界第二; 數位政府建設成效顯著,數位國際合作不斷深化,推動數位經濟戰略已上升成為國家戰略。

雖然通過自貿試驗區等高水平開放平臺,創新了大量數位治理的制度安排和數位規則創新,但我國數位企業在開展國內國際業務上還面臨不少政策制度有待突破和完善。 比如,由於我國數據跨境流動管理制度不完善,自貿試驗區不具有數據出境評估許可權,企業開展數位服務出口、跨境數據存儲、國際數據交易、境外數據加工貿易、國際合作研發、國際技術貿易、跨境遠端運維、跨國企業集團內部管理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比如,企業訪問國際數據資源受限,一些企業採用VPN等手段“翻牆”開展業務,行走於法律法規灰色地帶,同時大幅增加企業運營成本。 比如,我國數據交易尚未形成成熟模式,數據確權、交易定價、數據商服務等相關環節存在堵點,企業大量數據資源無法盤活形成價值,數據交易流轉的生態體系尚未形成。 解決這些問題,需要開展大量的制度創新、技術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

《數位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提出「統籌開展數位中國建設綜合試點工作,綜合集成推進改革試驗」。。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提出“支援浙江等地區和有條件的行業、企業先行先試,發揮好自由貿易港、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高水平開放平臺作用。 引導企業和科研機構推動數據要素相關技術和產業應用創新。 “在中美數字競爭博弈的關鍵階段,面對緊迫形勢,更需調動地方和企業的積極性,通過政策制度的授權賦能,釋放創新活力,摸索開放包容、安全審慎的數位治理有效路徑,為我國提升數位科技創新能力、完善數位治理體系、探索數字開放、更好開展國際數位規則談判摸索經驗。 建議以打造「數位經濟發展示範區」為突破口,依託自貿試驗區開展綜合集成改革試驗。 具體可在以下方面先行先試:

一是與DEPA(《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系統性對標對表。 新加坡是DEPA發起國,在數字開放等方面處於全球最高水準。 有關自貿試驗區與新加坡在數位經濟領域合作緊密,相關數字企業在新加坡深度佈局。 可支援有條件的自貿試驗區與新加坡開展數位經濟領域密切合作,支援這些自貿試驗區開展DEPA條款對接試驗和壓力測試。 支援數位經濟發達的省(市)建設中國—新加坡經貿創新發展示範園區,在中新雙邊合作機制下圍繞貿易、數據等雙向流通開展探索。

二是探索數據跨境流動的高效管理方式。 探索跨境數據流動試點,可進一步支援有條件的自貿試驗區建設國家跨境數據流動管理試點,將數據出境評估許可權下放至省(市)。 支援這些省(市)率先探索數據出境分級分類管理,結合實際場景擬定低風險數據出境目錄,優先支援金融、汽車、電子商務、國際研發、國際物流、智慧財產權、服務外包等產業或場景數據高效跨境流動。 基於工信部數據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資訊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浙江區塊鏈與數據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貴州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等探索建立數據跨境的智慧化動態監管系統。 構建基於信用管理的數據出境企業「白名單」制度,將具有較強合規能力的大型數位企業、製造企業、公共數據平臺等優先納入「白名單」,實施數據跨境的便捷化事後監管。

三是探索發展離岸數據加工業務。 建立離岸數據便利化出入境和交易加工的專門管理制度,形成在岸數據更加方便高效的管理方式。 大力發展境外數據「來數加工」業務,發展「兩頭在外」的離岸數據服務外包產業。 探索利用「東數西算」,建立境外數據在境內的存儲、加工、貿易的數位服務全產業鏈。 重點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拓展離岸數據服務市場,優先推動與香港、新加坡等合作開展國際數據加工服務。

四是推動中國數位支付「走出去」和開展跨境結算服務。 立足我國數位支付發展優勢,支持數位支付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支付結算服務,綁定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以跨境零售貿易支付為突破口,擴大國際支付結算市場份額。 支持數位支付企業納入CIPS(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用好數位人民幣試點,豐富數位人民幣應用場景,支援自貿試驗區發展數位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

五是探索數據交易的成熟模式。 支援自貿試驗區的數字企業利用區塊鏈等技術開展數據存證服務,優先推動智慧財產權、數位藏品等領域數據存證機制建設,探索解決數據“確權難”問題。 提升有關大數據交易中心、國際數位交易中心等平臺服務功能,完善數據確權存證、清洗脫敏、價值評估、溯源跟蹤、交易融資等一攬子服務,引導數據服務商圍繞數據交易平臺集聚發展。 依託聯邦計算、多方安全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創新,探索「數據可用不可見」的新型交易方式,進一步探索數據跨境交易模式。

總之,依託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的制度優勢,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進一步推動目標思路再聚焦、產業專案再聚集、資源力量再聚合,全面打造數位經濟高品質發展示範區,促進我國數位經濟發展跑出加速度,為網路強國、數位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留言


+852 3990-0892

+86 184-2013-5000

info@syn-creation.com

九龍長沙灣青山道654-656號浪淘大廈浪淘大廈13樓A室

© 2023 Syncreation Technolog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感謝閣下訂閱!

訂閱資訊

bottom of page